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命有司发囷仓,助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使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通沟渎,达路除道,从国始,至境止。田猎毕弋、罝罘罗网,餧毒之药,毋出九门。乃禁野虞,毋伐桑朽。鸣鸠奋其羽,戴鵀降于桑。具扑曲筥筐。后妃斋戒,东乡亲桑,省妇使,劝蚕事。命五库,令百工,审金铁皮革筋角箭干脂胶丹漆,无有不良。择下旬吉日,大合乐,致欢欣。乃合牛腾马,游牝于牧。令国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行是月令,甘雨至三旬。

【原文】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①,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②。天子命有司发囷仓③,助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使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通沟渎④,达路除道,从国始,至境止。田猎毕弋、罝罘罗网⑤,餧毒之药,毋出九门⑥。乃禁野虞⑦,毋伐桑朽。鸣鸠奋其羽,戴鵀降于桑。具扑曲筥筐。后妃斋戒,东乡亲桑,省妇使,劝蚕事。命五库,令百工,审金铁皮革筋角箭干脂胶丹漆,无有不良。择下旬吉日,大合乐,致欢欣。乃合牛腾马,游牝于牧。令国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行是月令,甘雨至三旬。

【注释】

①发泄:布散。

②内:收纳。

③囷:圆形的谷仓。

④渎:河流。

⑤罝(jū):捕兽的网。罘(fú):捕兔的网。

⑥九门:古制天子所居的地方有九门。

⑦野虞:官名,主管田野及园林。

【翻译】

在这个月里,化育万物生长的阳气正旺盛,散泄洋溢于各个方面,弯曲的小草和笔直的树木都呈现出难以抑制的蓬勃生机。天子下令官员打开仓库,资助救济贫困百姓。又下令打开财物仓库,拿出丝帛出使诸侯,还拜访名士、礼待贤人。命令司空,告诫他雨季将要到来,地下水将上升,有必要巡视大都小镇,察看郊外田野,加固堤防,疏通沟渠,清除路障,保证都城通往四方的道路畅通无阻。捕猎活动全部停止,收藏起罗网和弓箭。毒杀野兽的食物一律不准携带出国都之门。同时又命令主管山林农田的官员不许砍伐桑树、柘树。这时,斑鸠展翅飞翔、戴胜鸟停落在桑林中,表示养蚕季节来临,有必要准备好蚕箔箩筐。然后,后妃在斋戒之后亲自去东方采摘桑叶。视察妇女们的劳动,勉励她们致力于养蚕事业。又命令掌管各种仓库的官员,督促各种工匠检查金铁、皮革、筋角、箭干、脂胶、丹漆的质量,有没有不好的。选择三月下旬的一个吉日,让乐师演奏各种乐器,大合众乐,使君臣人民得到欢乐。这时该将公牛公马与母牛母马合在一起放牧,好让它们进行交配。并命令国都举行驱赶疫鬼的仪式,在国都九座城门之内宰杀牲畜祭神,用来驱除未尽的春气。如果能实施上述这些政令,那么喜雨每旬就会来临一次。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