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①,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②,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趹③,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贪昧饕餮之人④,残贼天下,万人搔动,莫宁其所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故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尧战于丹水之浦,舜伐有苗,启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也,又况衰世乎!
【注释】
①略:通“掠”,夺取。
②距:鸡脚后面长得像脚趾一样的突起。
③趹(jué):踢。
④贪昧:贪财好利。饕餮:贪婪,凶狠。
【翻译】
古代用兵的人,不是为了谋求土地的广阔,贪图获取别人的金玉财宝,而是想保存灭亡的国家、延续将要绝灭的世族,平息天下暴乱,为百姓铲除祸害。凡是有生命的动物,有的嘴长牙齿,有的头长犄角,有的脚上生着前爪后距;这样,长着犄角的就用角触撞,长着牙齿的就用牙噬咬,长着毒刺的就用刺螫,长着蹄脚的动物就用蹄踢人。这些动物高兴时互相嬉戏,发怒时互相伤残,这些都是天然的本性。人类也有衣食的欲求本能,但这些物资又不能充分满足他们,因此成群居住杂乱相处在一起,分财不均,需求不能满足,那么争斗就发生了。争斗时,强壮的就胁迫弱小的,勇猛的就欺凌怯懦的。但同时人类又没有强健的筋骨和锋利的爪牙,因此就切割皮革而制成铠甲,熔炼金属制成兵刃。而那些贪婪财物且蛮横残暴的人,残害天下百姓,使人民受到侵扰而不能安生。于是这时圣人就愤怒地挺身而出,毅然兴兵讨伐强暴,平定乱世,铲除险恶,清除混乱,把混浊变得清澈,将危亡变成安宁,所以使那些凶恶强暴者不得不停止作恶行为。战争的由来已经是很遥远的了。黄帝曾经和炎帝打过仗,颛顼曾经和共工发生过战争。因此黄帝在涿鹿之野打败炎帝,尧帝在丹水之浦消灭南蛮,舜帝讨伐过叛乱的有苗,夏启攻打过不服的有扈氏。这说明战争即使在五帝时代也没有停息过,那就更不用说衰乱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