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兵的人,不是为了谋求土地的广阔,贪图获取别人的金玉财宝,而是想保存灭亡的国家、延续将要绝灭的世族,平息天下暴乱,为百姓铲除祸害。凡是有生命的动物,有的嘴长牙齿,有的头长犄角,有的脚上生着前爪后距;这样,长着犄角的就用角触撞,长着牙齿的就用牙噬咬,长着毒刺的就用刺螫,长着蹄脚的动物就用蹄踢人。这些动物高兴时互相嬉戏,发...
军队是用来禁止暴力和讨伐叛乱的。炎帝造成了火灾,所以黄帝将他擒获;共工造成水害,所以颛顼将他诛灭。用道来教导他,用德来引导他而都不听从,便用武力威胁使他害怕,如果这样还不管用,就只能派兵对他加以制裁了。所以圣人用兵,就像梳头和锄草一样,清除的是少数害虫,保护的是多数百姓的利益。杀害无辜的百姓,而奉养没有道义的君主,祸害之中...
刑杀是战争达到的顶点,至于能够做到没有伤亡便使敌军屈服则可称作最理想的结局。所以真正的战争并不造成伤害,这是因为战争的艺术性极高,已能与鬼神相通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兵器不加磨砺,天下却没有人敢于阻挡;战鼓不用从府库里拿出来,诸侯在其所居之处没有不恐惧而丧胆的。因此能够在朝廷中通过决策取胜的人可以称帝,能够在精神上感化别人...
用兵打仗有三个策略。治理国家,整治境内;推行仁义,布施德惠;建立正确的法规,堵塞奸邪之道;使群臣亲近归附,百姓和洽;上下一心,君臣同心协力;诸侯信服他的威力,天下四方之民感怀他的德泽;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能使千里之外的敌军不敢进犯;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而天下纷纷响应,这是用兵的上策。地广人多,主贤将忠,国富兵强,守约诚信,号...
战争取胜的因素很多,但战争必胜的决定因素却很少。铠甲坚固,兵器锋利,战车结实,马匹精良,储备丰富,给养充足,士卒众多且年轻体壮,这些都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但战争胜利并不取决于这些条件。明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阴阳刑德奇秘变化的规律,用兵诡秘之术、行军列阵、安营扎寨的方位选择等,这些对战争取胜都有帮助,但战争取胜仍然不决定...
军队静止就会稳固,专一就会有威力,职分确定就会勇猛,心中疑惑就要失败,力量分散就会变弱。所以能够分散对方的兵力,惑乱对方的军心,那么用少量的兵力就能绰绰有余对付敌军了;不能够分散敌人的兵力,惑乱对方的军心,就是数倍于敌的力量也是不够的。 因此商纣王的军队百万人,却有百万条心;周武王的军队,只有三千人,但都能...
善于用兵的人,应当在混乱之时打击敌人,不能在治平之时攻击敌人;不会去偷袭那些阵容整齐的敌人,不会去攻打旗帜整齐的军队;看不见敌人阵容时,必须用数目相当的队伍来准备对抗;当敌人露出致命的弱点时,就因势消灭他。敌人如果掌握了作战规律,准备周密,我方妄动就是自寻凶险;敌人以虚来对付我方的实,我军也必定会被敌人擒获。虎豹隐伏不乱跑...
所说的天道规律,指的是左边是青龙,右边是白虎,前面是朱雀,后边是玄武。所说的地利,就是处高而生、处下而死,左面是丘陵而右面是深谷。所说的人事是指对赏赐讲究信用、对处罚坚决实行,行动停止合于时势,举止措施行动迅速。这些就是社会上流传下来的法则,然而它不是产生法则的根本之道。法规的产生,是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所以观察堂前的阴影...
战争可贵的是计谋不为人预料,部队形迹的隐匿,出于敌人的意料之外,使之不能够加以防备。计谋被人识破那么就会走上穷途,行迹暴露那么就会被制服。所以真正能用兵的人是,上利用天象隐蔽自身,下利用地形藏匿自我,中间发挥人的作用来隐蔽自身。如果用天象来隐蔽自我,就没有什么敌人不能被制服。那么什么叫利用天象隐蔽自我呢?就是利用大寒酷暑、...
大凡国家发生战祸,国君便在宫中召见将军,命令他说:“社稷的命运托付给你,现在国家有危难,希望你能率兵应敌。”将军接受了命令,就下令祝史、太卜斋戒三天,然后前往太庙,钻刻灵龟,卜定吉日来举行授旗仪式。授旗那天,国君进入太庙门以后,面朝西边站立。将军进入太庙门,快步走到堂下,面朝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大斧,手持斧头将斧柄授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