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攻其治;是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容未可见,以数相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敌人执数,动则就阴,以虚应实,必为之禽。虎豹不动,不入陷阶;糜鹿不动,不离罝罘;飞鸟不动,不絓网罗;鱼鳖不动,不擐唇喙。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是故圣人贵静。静则能应躁,后则能应先,数则能胜疏,博则能禽缺。

【原文】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攻其治;是不袭堂堂之寇①,不击填填之旗;容未可见,以数相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敌人执数②,动则就阴,以虚应实,必为之禽。虎豹不动,不入陷阶;糜鹿不动,不离罝罘③;飞鸟不动,不絓网罗④;鱼鳖不动,不擐唇喙⑤。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是故圣人贵静。静则能应躁,后则能应先,数则能胜疏,博则能禽缺。

【注释】

①堂堂:阵容盛大的样子。

②执数:指掌握作战规律。

③罝罘:网类。

④絓:悬挂。

⑤擐(huàn):贯穿。

【翻译】

善于用兵的人,应当在混乱之时打击敌人,不能在治平之时攻击敌人;不会去偷袭那些阵容整齐的敌人,不会去攻打旗帜整齐的军队;看不见敌人阵容时,必须用数目相当的队伍来准备对抗;当敌人露出致命的弱点时,就因势消灭他。敌人如果掌握了作战规律,准备周密,我方妄动就是自寻凶险;敌人以虚来对付我方的实,我军也必定会被敌人擒获。虎豹隐伏不乱跑是不会跌入陷阱的;麋鹿安详不乱动是不会触上罗网的;鸟儿停着不乱飞是不会被网罗捕获的;鱼鳖不乱游动是难以被钓钩钩住嘴唇的。万物无不因为出来活动而被制服。因此圣人珍视清静。清静就能够应付敌人的躁动,处于后位则能够对付前头,计划周密能够胜过计划疏漏的,军队完整则能擒住队列残缺的兵士。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