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刑,兵之极也;至于无刑,可谓极之矣。是故大兵无创,与鬼神通,五兵不厉,天下莫之敢当,建鼓不出库,诸侯莫不慑墆沮胆其处。故庙战者帝,神化者王。所谓庙战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时也。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内政治也。

【原文】

刑,兵之极也;至于无刑,可谓极之矣。是故大兵无创①,与鬼神通,五兵不厉②,天下莫之敢当,建鼓不出库,诸侯莫不慑墆沮胆其处③。故庙战者帝④,神化者王。所谓庙战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时也。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内政治也。

【注释】

①大兵:大的战争。

②五兵:五种兵器,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也。厉:磨砺。

③慑墆(dì)沮胆:恐怖而丧胆。

④庙战:指谋于庙堂而胜敌,也称庙算、庙胜。

【翻译】

刑杀是战争达到的顶点,至于能够做到没有伤亡便使敌军屈服则可称作最理想的结局。所以真正的战争并不造成伤害,这是因为战争的艺术性极高,已能与鬼神相通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兵器不加磨砺,天下却没有人敢于阻挡;战鼓不用从府库里拿出来,诸侯在其所居之处没有不恐惧而丧胆的。因此能够在朝廷中通过决策取胜的人可以称帝,能够在精神上感化别人的人可以称王。所谓在朝廷中通过决策取胜,是指效法天道;所谓在精神上感化别人,是指效法四季的变化。在国内修明政治,远方的人民就会仰慕他的德行,战争还没发生就已稳操胜券,诸侯也被他的声威所震慑,这是因为内政得到了治理的缘故。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