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修除祠位,币祷鬼神,牺牲用牡。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掩骼薶骴。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飘风暴雨总至,黎萎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雨霜大雹,首稼不入。

【原文】

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①。修除祠位,币祷鬼神,牺牲用牡②。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掩骼薶骴③。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飘风暴雨总至,黎萎蓬蒿并兴④;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雨霜大雹,首稼不入。

【注释】

①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九卿:秦汉以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②牡:即雄性。

③骼:骨枯叫“骼”。薶:埋,埋藏。骴(cī):肉腐叫“骴”。

④黎:通“藜”,一种野草。

【翻译】

立春的时候,天子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东郊八里迎接春天的到来。将修整清扫祭坛祭神牌位,献上圭璧祈求鬼神降福,祭祀用的东西都是公畜。禁止砍伐树木,不准捣毁禽鸟巢穴,不许捕杀怀胎的母兽和幼小的麋鹿,不准猎取禽卵,不征集民众修筑城墙,要掩埋好暴露在荒野外的尸骨。如果孟春时实施夏季的政令,那么风雨就不能按时到来,草木将提早枯萎,国家就会出现恐慌;如果孟春实施秋季的政令,百姓就会受瘟疫之灾,狂风暴雨就会一起袭来,各种杂草竞相丛生;如果孟春实施冬季的政令,那么洪灾就会发生,寒霜冰雹就会一起来袭,越冬作物就会没有收成。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