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五月官相,其树榆。季夏之月,招摇指未,昏心中,旦奎中。其位中央,其日戊己,盛德在土,其虫赢,其音宫,律中百钟,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为雷,祭先心。凉风始至,蟋蟀居奥,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蚜。天子衣黄衣,乘黄骝,服黄玉,建黄旗,食稷与牛,服八风水,爨柘燧火。中宫御女黄色,衣黄采。其兵剑,其畜牛,朝于中宫。乃命渔人伐蛟取鼍,登龟取鼍。令滂人,入材苇。命四监大夫,令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宗庙社稷,为民祈福行惠。令吊死问疾,存视长老,行释粥,厚席彦,以送万物归也。命妇官染彩,黼黻文章,青黄白黑,莫不质良,以给宗庙之服,必宣以明。是月也,树木方盛,勿敢斩伐。不可以合诸侯,起土功。动众兴兵,必有天殃。上润褥暑,大雨时行,利以杀草粪田畴,以肥土疆。

【原文】

五月官相①,其树榆。季夏之月,招摇指未,昏心中②,旦奎中③。其位中央④,其日戊己,盛德在土,其虫赢,其音宫,律中百钟,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为雷,祭先心。凉风始至,蟋蟀居奥,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蚜。天子衣黄衣,乘黄骝,服黄玉,建黄旗,食稷与牛,服八风水,爨柘燧火。中宫御女黄色,衣黄采。其兵剑,其畜牛,朝于中宫。乃命渔人伐蛟取鼍⑤,登龟取鼍。令滂人,入材苇。命四监大夫,令百县之秩刍⑥,以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宗庙社稷,为民祈福行惠。令吊死问疾,存视长老,行释粥,厚席彦,以送万物归也。命妇官染彩,黼黻文章,青黄白黑,莫不质良,以给宗庙之服,必宣以明。是月也,树木方盛,勿敢斩伐。不可以合诸侯,起土功。动众兴兵,必有天殃。上润褥暑⑦,大雨时行,利以杀草粪田畴,以肥土疆。

【注释】

①相:辅佐之官。

②心:东方苍龙七宿之一。

③奎: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④中央:指皇帝所统治的中央地区。

⑤鼍(tuó):鳄鱼的一种,皮可以做鼓。

⑥秩刍:指牲口吃的草。

⑦褥:湿热。

【翻译】

五月,官府重视辅佐之人,它的代表树是榆树。季夏六月,北斗斗柄指向未位,黄昏时心星出现在正南方的中央,黎明时奎星出现于正南方的中央。中央是这个月的代表方位,它的天干是戊己。旺盛的德泽属土。它的代表虫是嬴虫,代表的音是宫音,所属的律是百钟,代表的数是五,所属的主味是甜味,所属的气味是香味,这个月祭祀中霤神,祭祀时先放上属土的心脏。这时凉风开始来到,蟋蟀转移到房屋西南角的墙缝里,雏鹰开始学习飞行搏击,腐败的草中孵化出萤火虫来。天子身穿黄黑色衣,乘坐黄黑色骏马,佩戴黄色玉饰,竖起黄色旗帜。吃谷类和牛肉,饮八风吹来的露水,烧饭用柘木,用阳燧取火。中宫侍女身穿黄色衣,佩戴黄色彩饰。这个月使用的兵器是剑,蓄养的家畜是牛。天子在中宫朝见大臣。命令主管渔业的官员杀死蛟龙,猎取鳄鱼,把龟壳送入宗庙,捉拿鼋鱼来食用。又命令掌管池泽的官员收缴已长好的芦苇做柴草。还命令四监大夫收集各地方按规定缴纳的饲草,用来喂养供祭祀用的牲畜,以便以后用这些牲畜祭奉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神灵、宗庙社稷,来为百姓祈求福祥。这时还要实施仁慈宽厚的政令,哀悼死者,吊唁丧事,慰问病人,探望拜访长者老人,施舍饭食,提供蓐垫,使万物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命令女官染制衣服,各种花纹各种色彩的布帛质地优良,用来制作祭祀宗庙的礼服,颜色必须全备多样,且色彩鲜亮。这个月树木正在繁盛生长,所以不能砍伐它。不适合召集诸侯。这个月如果大兴土木,兴师动众,一定会受到老天爷的惩罚。这个季节土地湿润、温度高,并时常有大雨降临,所以可以割草烧灰沤制肥田,以便能增加土地的肥沃度。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