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阴在四仲①,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②,则岁星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③,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之国,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出入无常,辩变其色,时见时匿。镇星以甲寅元始建斗,岁镇行一宿,当居而弗居,其国亡土;未当居而居之,其国益地,岁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岁行十三度百一十二分度之五,二十八岁而周。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④,与荧惑晨出东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百二十日而夕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当出而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惬兵;当入而不入,当出而不出,天下兴兵。辰星正四时,常以二月春分劾奎、娄,以五月夏至效东井、舆鬼,以八月秋分效角、亢,以十一月冬至効斗、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出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注释】
①太阴:也叫太岁。古代天文学家假设的星名,与岁星相对应,但是与岁星的运行方向相反,主要用来纪年。四仲:即十二辰中的卯、酉、子、午,处于四面之中,也即十二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②四钩: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
③太微:即太微垣,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的北面。
④正月建寅:指甲寅年六月为一年之首太阴、太岁相同。
【翻译】
当太阴处在子、午、卯、酉四辰次的时候,那么岁星行三宿。太阴处在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四角之处,那么岁星行二宿。二乘以八等于十六,三乘以四等于十二,所以十二年就会行完二十八宿。岁星一天运行十二分之一度,一年运行三十又十六分之七度,十二年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即一周天。荧惑星通常在十月进入太微垣,受天帝命令而出巡各星宿,管理无道的国家,使之有动乱、灾害、疾疫、丧亡、饥荒和战争。荧惑星的出入没有常规,它自身的亮度和颜色是不断改变的,时而出现时而藏匿。镇星在甲寅年正月起于北斗,每年镇守巡行一个星宿。如果它应处在某一星宿时而没有处在那里的话,那么这一星宿所代表的国家就要丧失疆土;如果还不该处在某一星宿时而处在那里的话,那么这一星宿所代表的国家就会扩大疆土,粮食丰收。镇星一天运行二十八分之一度,一年运行十三又一百一十二分之五度,环绕一周天所需要的时间是二十八年。太白金星于甲寅年正月和营室宿一起在早晨运行出现在东方。经过二百四十天后消失,消失一百二十天后又于傍晚出现在西方,二百四十天后又消失,消失三十五天后再次出现在东方。它出现时处在辰位、戌位,消失时是在丑位、未位。如果当它应该出现时却没有出现、不该消失时却消失了,那么天下兵戈将会止息。如果当它应该消失时却没有消失、不该出现时却出现了,那么天下将战火燃起。辰星能够掌管四季的节气,它通常在二月春分时运行在奎宿、娄宿之间,在五月夏至时运行在东井宿、舆鬼宿之间,在八月秋分时运行在角宿、亢宿之间,在十一月冬至时运行在斗宿、牵牛宿之间。它出现时在辰、戌的方位,消失时在丑、未方位,出现二旬便要隐没。清晨候望在东方,傍晚候望在西方。如果哪一季它没有按时出现,那么这一季就会发生不和谐事件;如果一年四季它都没有按时出现,那么天下就要闹饥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