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①,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②。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③,阴气极则北至北极,下至黄泉,故不可以凿地穿井。万物闭藏,蛰虫首穴④,故曰德在室。阳气极则南至南极,上至朱天⑤,故不可以夷丘上屋。万物蕃息,五谷兆长,故曰德在野。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⑥,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⑦,蝉始鸣,半夏生⑧,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⑨,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注释】
①斗北:北斗的斗柄朝北。
②德:始生的旺气。
③刑:肃杀之气。
④蛰虫:冬眠的动物。首穴:把头埋在巢穴中。
⑤朱天:西南方为朱天。
⑥八尺:测日影的表。
⑦石精:一种五色的玉。
⑧半夏:中药名,五月开始生,正好在夏天的一半,所以叫半夏。
⑨黄口:即雏鸟。
【翻译】
冬至的时候,斗柄向北与子午经线相合,这时阴气达到极限,阳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冬至是给万物带来阳德的节气。夏至的时候,斗柄向南与子午经线相合,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夏至是给万物带来肃杀之气的节气。阴气达到极限时,向北可以达到北极、向下可以达到黄泉,所以这时不宜凿地打井。这时万物都需要幽闭深藏,虫类进洞穴冬眠,所以说阳德在室内。阳气达到极限时,向南可以至南极、向上可以达到西南方天空,所以这时不宜平整山丘、上房顶做事。这时万物生殖繁衍,五谷开始生长,所以说这时阳德在野外。冬至时虽阴水旺盛,但阳火也随之相伴,夏至时虽阳火旺盛,但阴水也随之相伴。所以五月份时火气旺,火气旺水气容易渗漏出来,十一月份水气旺而火气上升。阳气化为火,阴气化为水。水气上升,所以夏至时空气潮湿;火气上升,所以冬至时空气干燥。空气干燥则木炭吸湿少而显得轻,空气潮湿则木炭吸湿多而显得重。冬至的时候,井水旺盛,盆水溢出,羊儿脱毛,麋鹿换角,喜鹊开始建窝筑巢。冬至时立八尺高的表,中午时分树立起八尺长的圭表,能测出它一丈三尺长的日影。夏至时土中硫磺释出,五色之玉出现,蝉开始鸣叫,半夏正在生长,蚊虻不咬马驹牛犊,猛禽不抓雏鸟。中午树立八尺长的圭表,能测出它一尺五寸长的日影。日影长则说明阴气强而日离地远,日影短则说明阳气强而日离地近。阴气过强则多雨水,阳气过强则多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