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暘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原文】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①,五谷蕃植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③,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趾④,北至幽都,东至暘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注释】

①甘雨:适宜农时降临的雨。时:符合时运。

②蕃植:指生长茂盛。

③月省时考:每月按时查看考察。

④交趾:汉代郡名,在两广以南和越南北部一带。

【翻译】

从前神农氏统治天下的时候,精神安静而不躁动驰骋于胸中,智慧施行不离开四方疆界,怀抱着他的仁爱真诚之心,因而自然界甘雨按照时节降落,五谷繁茂生长;春天播种夏季生长,秋天收获冬天贮藏。每月按时考察下情,到年底向祖宗神灵奉献收成;按季节品尝新谷,在明堂祭祀祖宗神灵。明堂的建筑式样,有天穹一样的圆形顶盖而无四面墙壁,但风雨却不能侵袭,寒暑也不能伤害;胸襟坦荡步履从容地进入明堂,以公心养育万民。他的民众朴素稳重、正直诚实,不用互相争夺,就能财物富足,不用过分劳累就能功成名就,凭借着大自然的资助,就能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因此虽然威严但是不去杀戮,刑法搁置而不去使用,法令条文简单而不烦琐,所以他对民众的教化功效神奇。他所管辖的范围最南到达交趾,最北到达幽都,最东到旸谷,最西到三危,每个地方无不听从归附于他。在这个时候,法律宽厚,刑罚轻缓,监狱空荡,而天下风俗却非常纯一,谁也不怀奸诈之心。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