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夫疾呼不过闻百步,志之所在,逾于千里。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使之然。故至精之像,弗招而自来,不麾而自往,窈窈冥冥,不知为之者谁,而功自成。智者弗能诵,辩者弗能形。昔孙叔敖恬卧,而邱人无所害其锋;市南宜辽弄丸,而两家之难无怕关其辞。鞅鞈铁铠,瞋目扼腕,其于以御兵刃,县矣!券契束帛,刑罚斧钺,其于以解难,薄矣!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令,其于为治,难矣!

【原文】

夫疾呼不过闻百步,志之所在,逾于千里。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使之然。故至精之像,弗招而自来,不麾而自往①,窈窈冥冥,不知为之者谁,而功自成。智者弗能诵②,辩者弗能形。昔孙叔敖恬卧③,而邱人无所害其锋④;市南宜辽弄丸⑤,而两家之难无怕关其辞。鞅鞈铁铠,瞋目扼腕,其于以御兵刃,县矣!券契束帛,刑罚斧钺,其于以解难,薄矣!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令,其于为治,难矣!

【注释】

①麾:指挥。

②诵:说清楚。

③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④害:减少。

⑤弄丸:一种杂耍游戏,是把多个圆球抛出去,用手接住。

【翻译】

高声疾呼不过使百步之远的人听到,而人的心志精神却能超越千里。冬天的太阳、夏天的阴影,万物向往它,而没有谁使万物这样做。因此最高的精神境界具有感化的巨大力量,不去招呼而万物自然归向,不用指挥而万物自行前往,它幽深玄妙,神不知鬼不觉地就使事物自然发展。有智慧者无法说清楚,善辩者也无法形容它。从前,孙叔敖安然静卧,使楚国不用刀枪就称霸天下;楚都城南的勇士宜辽拨弄弹丸,使自己在白公胜、令尹子西两家争斗中没有受到牵连。披挂战马穿上铠甲,瞪大眼睛握住拳头,用这种办法来制止刀兵之灾,比以德服人相差很远。以钱财笼络、刑罚震摄来解决争难,作用比以德感化要小得多。凭眼睛观察事物、靠言辞发号施令,这样治理国家比无为而治难得多。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