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为义者必以取予明之。目所见不过十里,而欲遍照海内之民,哀乐弗能给也。无天下之委财,而欲遍澹万民,利不能足也。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故厘负羁之壶餐,愈于晋献公之垂棘;赵宣孟之束脯,贤于智伯之大钟。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心可以怀远。

【原文】

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为义者必以取予明之。目所见不过十里,而欲遍照海内之民,哀乐弗能给也。无天下之委财①,而欲遍澹万民②,利不能足也。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故厘负羁之壶餐③,愈于晋献公之垂棘;赵宣孟之束脯,贤于智伯之大钟。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心可以怀远。

【注释】

①委财:积蓄的财物。

②澹:通“赡”,赡养。

③厘负羁之壶餐:厘负羁:也作“僖负羁”,是春秋时期曹国的大夫,他曾经送一壶饭给出奔到曹国而未受国君礼遇的晋公子重耳,后得到重耳的保护。

【翻译】

实行仁政的人一定是通过哀伤喜乐之情去影响他人的,推行大义的人一定是通过施予剥夺让人明白义理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距离不过十来里地,而想以仁慈普照天下百姓,只用哀乐之情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天下积累的财物,而想普遍瞻顾天下万民,利益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况且喜怒哀乐之情,都是人们有了感触才自然形成和流露出来的。所以哭声发之于口、泪水出之于眼,这都是内心的悲愤之情在外部的表现,就好比水往低处流,烟往上边冒一样,又有谁去人为地推动它?所以勉强哭的人,即使哭得精疲力竭,也不会显得悲哀;勉强做出亲善友好的态度,即使脸上堆满了笑容,也不会显得和谐。这些都说明只有真情出自内心,外在的声音和行为才会表现得真诚而不虚伪。所以僖负羁馈赠的一壶水泡饭要远远强过晋献公借以灭虞的垂棘之璧;赵宣孟的一束干肉脯要远远胜过智伯灭仇由所献的大钟。这都说明礼节周全不能够用来验证真爱,而真诚之心倒足以使远方的人都为之感动而归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