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公西华之养亲也①,若与朋友处;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其于养,一也。故胡人弹骨②,越人契臂③,中国歃血也④,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三苗髽首⑤,羌人括领,中国冠笄⑥,越人劗鬋⑦,其于服,一也。帝颛顼之法,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今之国都,男女切踦,肩摩于道,其于俗,一也。故四夷之礼不同,皆尊其主而爱其亲,敬其兄;猃狁之俗相反,皆慈其子而严其上。夫鸟飞成行,兽处成群,有孰教之!
【注释】
①公西华: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华,其养亲之事出自《论语·雍也》。
②弹骨:古匈奴盟誓时用骨制的酒器喝酒为盟。
③契臂:古代越国的人在盟誓的时候用刀割破手臂,出血滴入酒中而盟。
④歃血: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盟誓的时候口中含牲口的血,或者把血涂于嘴边,以示盟好。
⑤髽首:以麻束发。
⑥笄:簪子。
⑦劗鬋:剪除头发。
【翻译】
因此公西华奉养父母,就如同和朋友相处那样随和;曾参侍奉父母,恭敬多于和睦,就像侍奉庄严威猛的国君那样小心翼翼,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尽管不同,但在奉养父母上的孝心是一样的。因此北方胡人盟誓用头骨装酒,越人盟誓刺臂流血,中央地区国家会盟时口含畜血,在这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表现真诚信义上是一致的。三苗人用麻束发,西方羌人把领子结扎起来,中原人插簪戴帽子,东南越人剪断头发,在这里,他们装饰打扮各异,但服饰和装扮的实用性是一致的。帝颛顼的法规,妇女在路上不回避男子的,就要在四通八达的道口遭受击打。现在的都会,男女偎依亲昵,肩膀相碰,在这里,古今礼节尽管不同,但各有其风俗习惯这是一致的。因此四方部族的礼俗是不同的,但都尊崇他们的国君、爱护他们的亲人、敬重自己的兄长;而北方猃狁的风俗与中原相反,表现出对子孙相当慈爱,对他们的国君很严厉。那飞鸟成行、兽类群处,这又是谁教导的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