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鲁国服儒者之礼,行孔子之术,地削名卑,不能亲近来远。越王勾践劗发文身①,无皮弁搢笏之服②、拘罢拒折之容③,然而胜夫差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④。胡、貉、匈奴之国,纵体拖发,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楚庄王裾衣博袍⑤,令行乎天下,遂霸诸侯。晋文君大布之衣,牂羊之裘⑥,韦以带剑,威立于海内,岂必邹鲁之礼之谓礼乎?是故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不犯禁而入,不忤逆而进,虽之夷狄徒倮之国,结轨乎远方之外,而无所困矣。
【注释】
①劗(zuān):剪,剃。
②皮弁:一种用白鹿皮做成的帽子,又称武冠。搢:插。
③拘罢:圆规一类的工具。拒折:矩尺一类的工具。
④泗上:泗水之滨。
⑤裾:衣服的大襟。
⑥牂羊之裘:这里指代粗劣的衣服。牂羊:母羊。
【翻译】
所以鲁国采用儒家礼节,施行孔子学说,结果反而国土被削减,名望被削弱,不能使近者亲附,远者归服。越王勾践剃发文身,没有戴皮帽、插笏板上朝的朝服,也没有规规矩矩的仪态,但在太湖一带战胜吴王夫差后,就南面而坐,称霸天下,使泗水之滨的诸侯都率各自管辖的边远小国来朝拜。北方的胡、貉、匈奴等国家,衣服胡乱缠裹,披头散发,又是席地叉腿而坐,说话叽哩呱啦,但国家不会灭亡,这是因为他们看似无礼,实质有他们的礼节。楚庄王身穿宽衣长袍,照样发号施令于天下,并最终称霸诸侯。晋文公衣着粗布,身披羊皮,皮带系宝剑,但照样威名天下。由此看来,哪能一定说孔、孟的礼节才叫礼节呢?所以到了别的国家就该遵随他们的习俗,到了人家家里就应回避人家的忌讳;不要违反当地的禁令,也不要触犯当地的习俗,这样你就是到了像东夷、北狄这样赤足裸体的落后国家、车子到了遥远的方外之地,也没有什么困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