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故齐庄公好勇,不使斗争,而国家多难,其渐至于崔杼之乱。顷襄好色,不使风议,而民多昏乱,其积至昭奇之难。故至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虽驰传骛置,不若此其亟。故君人者,其犹射者乎!于此豪末,于彼寻常矣。故慎所以感之也。

【原文】

故齐庄公好勇,不使斗争,而国家多难,其渐至于崔杼之乱①。顷襄好色②,不使风议③,而民多昏乱,其积至昭奇之难。故至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虽驰传骛置,不若此其亟。故君人者,其犹射者乎!于此豪末,于彼寻常矣。故慎所以感之也。

【注释】

①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齐庄公与其妻私通,被其杀掉。

②顷襄:又称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国君。

③风议:讽谏议论。

【翻译】

因此齐庄公爱好勇力,不听从臣下劝谏,从而造成国家多灾多难,最终招致了崔杼弑君。楚襄王爱好美色,尽管他并没有公开宣传色情,但民众却混乱不堪,逐渐造成了昭奇之难。所以最高的精神具有感化的重要力量,就像春风化育万物、秋气使万物凋零,哪怕是驿马传递,都不如它快速。所以国君统治人民,大概就像射手一样,瞄准时的毫厘之差,都会造成极大的偏误,因此对能造成感化的事情要特别慎重。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