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抱质效诚,感动天地、神谕方外,令行禁止,岂足为哉!古圣王至精形于内,而好憎忘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旨,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业贯万世而不壅,横扃四方而不穷,禽兽昆虫,与之陶化,又况于执法施令乎!

【原文】

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抱质效诚,感动天地、神谕方外,令行禁止,岂足为哉!古圣王至精形于内,而好憎忘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旨,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业贯万世而不壅,横扃四方而不穷①,禽兽昆虫,与之陶化,又况于执法施令乎!

【注释】

①横扃(jiōng):横贯。扃:关闭门户用的木栓。

【翻译】

商汤的时候,发生了七年的旱灾,汤王亲自到东方桑林之地去祈祷求雨,以自责来感化天神,而这时四海的云层聚合起来,千里之外的雨水降落下来。可见,怀抱真情、献出诚挚,就能感动天地,精神影响到偏远地区。靠行政命令的规定来要求人们,哪有上述的神奇功效!因此圣王将最纯粹的精神保留在内心,将好恶之情抛到九霄云外;他言论符合真情,发出号令来明确自己的旨意;他通过礼乐来陶冶民性,用歌谣来讽喻自己,他的这种精神感化功业持续贯通万代而不会停止、横贯跨越四方而不会穷尽,就连禽兽昆虫也随之受到熏陶感化,更何况由这样的圣王执法施令,天下谁不听从感化呢?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